4月28日至29日,陜西省科技廳在延安市志丹縣召開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推進暨現(xiàn)場培訓會??萍疾恐袊r村技術開發(fā)中心、科技部滲水地膜旱作技術科技特派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延安市、榆林市科技局、農科所(院)、農技推廣部門和試點示范縣區(qū)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省科技廳林黎明副廳長,中國農村技術開發(fā)中心科創(chuàng)處趙寶俊專員出席會議并講話。
林黎明副廳長在講話中指出,各級科技和農業(yè)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知曉和認可。不斷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降低成本,大面積推廣普及,全力推動該項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讓更多的老百姓用得上用得好,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到科技創(chuàng)新的實惠,不斷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在培訓會上,延安市農技推廣中心站和榆林市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分別介紹了兩地市滲水地膜項目實施方案。科技部滲水地膜旱作技術科技特派團團長姚建民研究員、陜西省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專家工作組組長馮佰利教授、楊福增教授、袁宏安研究員、分別就滲水地膜栽培技術要點、谷子生產與產業(yè)發(fā)展、旱區(qū)機械化作業(yè)技術與裝備、谷子一播全苗關鍵技術等對學員們進行了理論授課培訓。
29日上午,在志丹縣順寧鎮(zhèn)順寧村示范基地組織召開的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現(xiàn)場觀摩培訓會上,姚建民研究員、尚武平高級農藝師、王世東總農藝師等分別就全生物降解滲水地膜技術操作及配套機械的使用進行了詳細講解,并介紹了佳縣、定邊、安塞等地應用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種植谷子、高粱、玉米的實際效果和經驗,與會代表及當?shù)卮迕?00余人接受了現(xiàn)場觀摩演示培訓。專家組成員與參會人員展開了交流互動,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做了詳細解答。通過這次理論培訓和實地操作演示示范指導,提高了與會者的操作技能,為全省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7年以來,科技部陜西扶貧團瞄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產業(yè)扶貧和糧食安全問題,從山西省農科院引進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以佳縣為核心,經過大面積試驗示范,增產效果顯著,創(chuàng)造了多項陜北種植單產紀錄。連續(xù)幾年的試驗實踐顯示: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能夠顯著提高干旱地區(qū)農作物對晨露、小雨等無效降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農作物單產,應用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可一次性完成開溝探墑、膜上覆土、打孔穴播、精準鎮(zhèn)壓等全程機械化作業(yè),免間苗、免除草、省人工,對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農作物規(guī)?;C械化、產業(yè)化生產能夠起到巨大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向“技”要糧,促進了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開辟了一條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糧食增產的新途徑,樹立了一個“藏糧于技”的新典型,帶來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21年3月12日,科技部組織召開了滲水地膜旱作技術試點示范工作推進視頻會,決定在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9省區(qū)試點推廣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科技部農村司和農村中心共同組建了專項工作組,要求試點省科技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和省級專家工作組,制定試點示范工作方案,并于3月24日組織召開了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視頻集中培訓會。
按照科技部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省科技廳組織成立了工作推進組和專家工作組,與榆林、延安兩市科技局、農技推廣部門及農科院(所)共同擬定了《2021年陜西省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實施方案》,今年擬在延安市寶塔區(qū)、安塞區(qū)、吳起縣、志丹縣和榆林市佳縣、榆陽區(qū)、定邊縣、橫山區(qū)示范推廣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利用該技術種植谷子、高粱、春小麥、燕麥、玉米、蔬菜等作物共計35000余畝。目前,農膜、肥料及播種機械等物資已經準備妥當,榆林市、延安市各縣區(qū)已經開始組織播種。